联系人:王经理
手机:16237168888
邮箱:
网址:http://www.zzhuihang.net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高村乡314省道与014乡道交叉口向南800米路西
长期的“带病生产”让土地出现了严重的“过劳”问题。“由于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,有机肥减少,加重了土壤板结与污染,导致土壤质量下降与退化的趋势,土壤有机质含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。而土壤有机质下降,对重金属的固定作用就大幅度减少,土壤的PH值降低了,增加了土壤重金属的危害性。
目前,中国26%耕地土壤的有机质小于1%,有机碳小于1%的耕地占44.8%。而在欧洲,土壤有机碳小于2%时就应考虑采取措施稳定或增加碳水平。 有机质代表的是土壤肥力,与粮食产量正相关。
由于有机肥投入过少、有机质下降,由此引发另一个新问题,就是化肥的报酬效应递减。
数据显示,1975年,一公斤化肥可产出25谷粒,到2008年,这个数字降低到8~9公斤。油料和棉花也是如此,一公斤化肥的产出量降幅达到50%左右。
换言之,短短30年,化肥对粮食生产的报酬效应较之前降低了一半之多。
农民感受颇深的就是“增加 化肥用量不增加产量”甚至“化肥用得越多产量越低”、农产品重金属严重超标、品质恶化、卖难、效益低等等“乱象”已成了普遍现象!
对于造成土地瘦弱、贫瘠、地力衰竭的原因,譬如用肥不平衡、缺乏有机质等等,但是从植物营养学、土壤健康学的角度来看,这个论断尚不全面,甚至没有找到根源!
要找到土壤不健康的“病因”,k8凯发入口官网必须首先了解土壤健康的标准——美国土壤健康学会理事张朝晖先生指出:“健康的土壤中除了45%左右的矿物质即土壤本身之外,必要的还要有25%左右的空气、25%左右的水、5%左右的有机质和1%左右的微生物。”
照此,k8凯发入口官网可以按照土、肥、水、气,或者按照化肥、有机质、微生物各自的功效来进行一一比照和深入分析,并可在比照和分析过程中充分了解这土地之“瘦”、土壤之“病”到底“病”在哪里?因为只有找出真正的病因,方可对症下药,药到病除!
首先,被化肥“喂瘦”的板结、酸化、盐渍化、不通透、不保水不保肥、营养匮乏、地力衰竭的土壤,毫无疑义是由于化学肥料成分在土壤中长期累积、残存、得不到有效分解和营养转化所致,化学肥料、土壤营养的转化、分解和吸收要靠什么?毫无疑问,那就是“微生物”!
其次,土壤的保水保肥、通透性、地力提升要靠什么?显然要靠土壤中的团粒结构、有机质、腐殖酸、腐殖质,而团粒结构、有机质、腐殖酸、腐殖质的生成要靠什么?毋容置疑,要靠“微生物”!
最后,被化肥“喂瘦”的土壤里的各种污染,譬如农药残留、化肥成分残留、各种重金属等等诸种污染,在怎样的理化反应中才能得到消解、降解或者无害化转化?不用怀疑,还是要靠土壤中的“微生物”。
那么,怎样才能保证农产品不被污染,提高农产品品质?不用怀疑,还是要靠土壤中的“微生物”,要靠微生物在其繁殖和代谢过程中,对上述污染物质进行分解、转化、固化、转移以及新的无害化合成等等,从而达到彻底降解目标,恢复土壤健康!
用打比方、通俗易懂的话来讲就是k8凯发入口官网面前有一大桌“满汉全席”,如果k8凯发入口官网的胃里没有消化酶、分解酶,大鱼大肉、海参鲍鱼吃下去k8凯发入口官网却消化不了,无法转化成有效营养被人体吸收,k8凯发入口官网的体质还是不会因此而强健的,一样会瘦弱、不抗疾病侵袭,孱弱早夭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!
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,微生物菌不是作物土壤肥料,但是从其功能意义上来讲,微生物菌却是土壤的“好厨师”、“营养师”和“清洁师”!
近年来,各地发生了大量果树死亡、作物绝收的案例,其根源还是在于土壤之“病”——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杰教授曾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:“作物长不好的 原因是作物的根不好,作物的根不好是因为土不好,土不好是因为土壤里缺乏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菌!”可谓振聋发聩,一语中的!
在大量的农村实地调研中k8凯发入口官网发现,原本用100斤的化肥现在已经用到了200斤甚至300斤,不仅不增产而且还减产,如此则证明——k8凯发入口官网的土壤缺乏的不是“肥力”,真正缺乏的而是“地力”!而土壤缺乏地力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土壤缺乏有机质和微生物菌!
在实践中,各地采用优质微生物菌剂改良板结、酸化、盐渍化、病害严重、污染超标、地力衰竭的土壤,提高土壤有机质、修复土壤健康、恢复地力、促进作物增产、改善品质,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,投入少,见效快,生态效果持久。
最后,k8凯发入口官网通过业界专家给出的指导建议:“要想彻底解决土壤问题,走出农业生产困境,让土地真正‘健康’起来,k8凯发入口官网要在用肥方面进行彻底的变革,那就是要尽快、实行无机加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,慢慢减少化肥的用量!